海淀区大学,北京昌平区大学有哪些

导读在海淀区,经常会路过一些大学。比如你沿着中关村南大街走,就会先后路过民族大学、理工大学、人民大学。大学里的绿化景观通常都不错,比如到了秋天,交大的银杏就值得一看。见下图:(...

在海淀区,经常会路过一些大学。比如你沿着中关村南大街走,就会先后路过民族大学、理工大学、人民大学。

大学里的绿化景观通常都不错,比如到了秋天,交大的银杏就值得一看。见下图:(图片来源: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)

海淀区大学,北京昌平区大学有哪些

大学操场适合锻炼,周边的居民经常去。不过那都是疫情之前了。现在大学全不让外人进了,挺可惜的。

那么海淀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大学呢?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看看海淀到底有多少大学。

国家教育部网站上有“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名单”,最新的截止日期是2021年9月30日。在这个名单里,北京共有92所高等学校,其中本科学校67所,专科学校25所。下图为表格第一页:

海淀区大学,北京昌平区大学有哪些

实际表格比较长,就不都放上来了。感兴趣的可以去教育部网站上查。

我把67个本科学校分区统计,结果如下:

海淀区大学,北京昌平区大学有哪些

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来,海淀区具有绝对的大学数量优势。

在北京的各个区中,海淀区和朝阳区的大学最多。我们看看这两个区的具体列表。

先简单解释一下下表中几个大学建设工程的内容:

211工程于1995年11月正式启动,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。

985工程于1998年启动,目标是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。

“双一流”工程于2017年开始,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。

下面是两个区的表格:

海淀区大学列表:

海淀区大学,北京昌平区大学有哪些

朝阳区大学列表:

海淀区大学,北京昌平区大学有哪些

从表格中可以看出:

1)北京所有的8所985大学,都在海淀。

2)海淀有双一流,朝阳只有一流学科。

3)海淀有很多科技和工业类学校。朝阳的大学有不少是音乐、传媒、医药等类的。


下表为全国985大学的数量统计表,前几个是直辖市,后边是各个省。

海淀区大学,北京昌平区大学有哪些

可以看出,北京985大学数量全国第一,共有8所。第二名是上海,有4所。第三名是湖南省和陕西省,各有3所。

也就是说,全国985大学数量最多的城市是北京,并且全部集中在海淀区。

还不止如此,如果把海淀区的本科大学全部放到图上。会发现这些大学基本都集中在海淀的南部地区(即百望山以南地区)。见下图:

海淀区大学,北京昌平区大学有哪些

因此,北京的67所本科大学中,29所位于海淀南部地区。这些大学散布在城市之中,形成了一个大学城。

看到这儿,也许有人会问,这么多大学集中在这儿,能说明什么呢?

大学和初高中不同,不是义务教育,所以不和学区和房价挂钩。但是大学的聚集能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科研水平。

海淀区南部聚集了这么多理工类大学,最直接的结果就是,这里最适宜发展高科技创新产业。

除了大学,海淀还有很多科研院所。按照2018年相关资料,海淀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7个,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,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,大学科技园26家,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。

所以把中关村科技园放在海淀南部地区,最合适。海淀这些年GDP排北京第一,离不开中关村的发展;而中关村的发展,离不开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支撑。这都是相辅相成的。

大学多了还有一个结果,就是高层建筑少。大学基本上也属于一种半封闭的大院,内部有大面积的绿化,不需要太高的建筑。海淀也确实没多少超高层建筑,最高的是中关村的中钢大厦,150米。

以上内容研究了海淀大学的现状聚集情况。我们下面再来看一看,这种局面怎么形成的呢?

海淀大学聚集是有历史原因的。最初聚集的原因很简单:荒地多。

整个海淀区都位于北京老城以外。在建国之初,北京城城墙外边基本都是荒地、村落和坟地。

那时候北京的各类大院在城外圈地,主要集中在北京城的西部和北部。

1952年,学院路一带形成的“八大院校”,是海淀最早的大学聚集区。见下图:

海淀区大学,北京昌平区大学有哪些

当时中国受苏联影响发展工业,发展工业就需要高等人才。所以国家把北京的一些综合学校和学院,通过拆分组合,形成了八所专门学科的大学。

这八所大学的专业都是当时发展工业最需要的:农、林、地质、矿业、钢铁、医学、石油、航天。他们奠定了新中国发展的科技基础,培养了很多的人才。

后来这些大学经历了一系列演变,其中四个还迁到了中国的其他地区。最后回来了三个,石油大学没有回到学院路。

这几个大学最初的名字和最后的名字如下:

..:

北京医学院——北京大学医学部

北京航空学院—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

北京钢铁学院——北京科技大学

北京地质学院——中国地质大学

北京石油学院——中国石油大学(昌平)

北京矿业学院——中国矿业大学

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——中国农业大学之一部(东校区)

北京林学院——北京林业大学

对于具体每个大学的变迁历史,有很多更详细的介绍文章,我就不细说了。

后来以这八所学校为基础,更多的大学陆续加入了聚集区。比如1957年,北京师范大学迁入学院路附近。

1999年是海淀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。当时由北京市教委牵头,联合学院路地区的13所大学,成立了“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”。

2002年这个共同体包含16所高校,2012年发展到21所高校。

将一系列高校放在一起,便于资源互通和管理。这些学校有统一的教学管理体系,共同的选修课,以及统一的网站。学生通过网站选课、..,统一查看成绩。下图为共同体的网页:

海淀区大学,北京昌平区大学有哪些

这21所学校中,北京大学医学部不算独立的学校,华北电力大学在昌平,北京联合大学、中国音乐学院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朝阳。

因此下图中一共标了16所学校。

海淀区大学,北京昌平区大学有哪些

所以现在海淀区南部的29所本科大学,有一多半都在学院路一带。

除了学院路,海淀区还有一个地区也可以算是大学聚集区,就是魏公村一带。见下图:

海淀区大学,北京昌平区大学有哪些

这个区域的大多数大学有个共同特点,就是都是从延安过来的。

中国人民大学,前身是延安的陕北公学。

中央民族大学,前身为1941 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校。

北京理工大学,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院。

北京外国语大学,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队。

所以我推测,魏公村一带大学的聚集,可能是当初一批延安的学校要搬来北京,进行统一选址的结果。更具体原因以后如果有时间,再详细研究。

至于海淀剩余的大学,排布都比较零散,就不再具体论述了。


结语:

海淀区南部集中了北京、乃至全国一流的大学资源,这是从建国开始,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而来的。

大学聚集区的形成,离不开国家的推动。通过不断地投入和调整,形成了目前的局面。

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聚集,为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支撑。


本文作者:城市丛谈(KKND2080)。禁止转载。
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